皖ICP备15015255号-1
在新能源车企 “生死战” 的大背景下,雷军与李想都积极地踏上了 AI 新征途,以下是他们的具体情况:
背景
2024 年,新能源车圈淘汰赛加剧,据不完全统计,过去 3 年已有近 30 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被淘汰,当前约 40 家车企留在赛场,但竞争仍在持续。在这种情况下,AI 成为了车企竞争的关键领域。
雷军与小米的 AI 布局
人才招募与团队组建:2024 年底,市场传言 DeepSeek 开源大模型 DeepSeek-V2 的关键开发者之一 “罗福莉” 将加入小米,或将领导小米大模型团队。
技术研发与创新:早在 2023 年雷军年度演讲中,就表示小米会全面拥抱 AI 大模型。2024 年 5 月,小米大语言模型 MiLM 正式通过大模型备案;11 月,小米基础技术平台部成立 AI 平台部。
硬件设施建设:据界面新闻等媒体透露,小米正在积极搭建自己的 GPU 万卡集群,该项目将由雷军亲自领导。
资金投入与未来规划:在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小米总裁卢伟冰透露,2022 年 - 2026 年小米的研发投入将超过 1000 亿元,主要聚焦于 AI、OS、芯片三大底层技术的研发。雷军在直播中提到,小米智驾业务的目标是做到行业第一,并计划在智驾领域三年内投入超过 60 亿元。
李想与理想的 AI 布局
自研大模型与产品应用:2023 年 4 月推出 MindGPT 1.0 版本,经过多次迭代,该系统在 2024 年底实现上车,成为汽车行业中第一个将大模型应用于实际的企业。2024 年 12 月,基于自研基座大模型 Mind GPT 推出人工智能助手 “理想同学”,并计划让用户在电脑和眼镜上使用这款产品。
技术架构创新:在 2023 年 8 月推出了行业首创的 “端到端 + VLM” 技术架构,率先将视觉语言模型 VLM 部署到车端芯片上的双系统方案,并已实现全量用户推送。
资金投入与未来目标:李想表示接下来理想每年会投入 100 亿元,其中一半投入到 AI 人工智能上。理想汽车期望通过实现 L4 自动驾驶、创新商业模式以及技术与用户的双重增长,昂首迈向万亿市值的宏伟蓝图。
对比分析
相同点:
战略重视:都将 AI 视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在 AI 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积极布局。
技术自研:都注重 AI 技术的自主研发,理想自研 Mind GPT 大模型,小米也在搭建自己的大模型团队和 GPU 万卡集群等。
不同点:
应用场景:理想目前主要将 AI 应用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助手 “理想同学” 上,且更强调大模型的通用性和未来的 “硅基家人” 概念;小米则除了智驾领域,还侧重于将 AI 与人车家生态融合,实现全场景的智能化体验。
投入规模与方式:理想明确表示每年 100 亿研发投入的一半用于 AI;小米虽然整体研发投入大,但在 AI 大模型上相对谨慎,更注重 “轻量化” 和 “本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