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ICP备15015255号-1
2025 年汽车行业价格战仍将持续,对于 “等等党” 来说可能确实不亏,以下是具体原因:
市场供大于求
国内汽车市场目前面临着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基本情况。2024 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 3100 万辆左右,同比增长 3% 左右,而产能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车企为了消化库存和抢占市场份额,可能会继续采取降价等促销手段,这使得消费者有机会在后续以更低的价格购车。
政策补贴因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 年要加力扩围实施 “两新”(以旧换新、报废更新)政策。目前 2025 年各地以旧换新的总体政策和操作文件尚未发布,1 月是政策过渡期,各地促销费鼓励政策本着不断档、不熄火的思路,保持延续 2024 年补贴力度。后续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消费者在购车时可能会享受到更多的补贴和优惠,从而降低购车成本。
车企竞争策略
众多车企在 2025 年都制定了积极的销售目标和竞争策略,部分车企可能会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测价格战会从 1 月开始点燃,并且表示 2025 年至 2027 年是汽车行业淘汰赛阶段。为了在淘汰赛中生存和发展,车企之间的价格竞争可能会愈发激烈,消费者持币观望有可能等到更合适的价格。
成本降低因素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车企的生产成本可能会逐渐降低,这为其在价格战中提供了一定的降价空间。例如,电池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有所下降,从而有可能使新能源汽车的整体价格进一步降低。同时,规模化生产、供应链优化等也可能促使车企降低成本,进而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消费者有望在后续享受到更实惠的价格。
历史价格走势规律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汽车行业在年初和年末等时间段通常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和优惠政策,价格战也较为激烈。而且在新车型推出时,老款车型往往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价。因此,如果消费者不急于购车,选择等待合适的时机,可能会获得更好的价格和购车条件。